巴中新聞網消息(程聰 杜文龍 記者 陳珮云)3月30日,在位于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現年53歲的王文濤雙手捧著裝有從老家湖北省團風縣泥土的盒子,祭奠埋葬在陵園里的革命烈士王德元。
王文濤,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但店鎮但店村人,系革命烈士王德元之孫。據王文濤介紹,1930年9月,紅四方面軍在黃岡團風縣但店鎮擴紅,王德元的哥哥王德超參加了紅軍,王德元見哥哥已經成家而自己還是單身,于是說服王德超留在家中,自己替兄從軍。
王德元從小打獵,槍法精準,在創建、鞏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川陜蘇區的斗爭中作戰英勇,屢建奇功,歷任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三團營長、團長,紅三十軍九十師二六八團團長、八十八師副師長。1934年夏,王德元在今萬源市秦河鄉紅巖子一帶作戰不幸犧牲,年僅25歲。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王家收到了王德元的烈士證書,但王德元的下落一直困擾著他的家人。王德元的部下、紅軍警衛連戰士倪光華在一份關于王德元的證明報告中寫道“隨部隊入川”“于舒(綏)定府神山寨與敵戰斗身亡”。幾十年來,王德元的父母和兄長在牽掛中相繼去世,兒子王石生也年過七旬,但幾代人從未曾放棄尋找。經過多方努力,2016年,王文濤在四川達州萬源市秦河鄉尋找到王德元烈士紀念碑。
2018年,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聯合今日頭條共同發起了“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后人”活動,幫助烈士尋找親人。通過該活動,王文濤終于查到,王德元烈士埋葬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里。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最大紅軍烈士陵園,里面埋葬著25048名紅軍烈士。在陵園的單體墓碑中,有一塊刻著“王德元烈士之墓”,墓碑上寫著:“王德元,湖北黃岡但店人,1908年生,中共黨員,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任紅三十軍八十八師副師長,一九三四年在四川萬源紅巖子作戰犧牲。”
3月30日,王文濤與叔叔王春生、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但店鎮但店村支部書記華志華一道來到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為王德元烈士掃墓。一束黃白相間的菊花和三杯薄酒放在王德元烈士墓前。“爺爺,我們從老家來看您了!”王文濤跪在王德元烈士墓前,泣不成聲。
“這是我第一次來陵園,看到無數家鄉的烈士在這里安息,心中百感交集。”華志華說,他今天來到陵園,就是要告訴先烈們,家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了。
據了解,自2018年開展網絡尋親活動以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已為40名革命烈士成功地尋找到了親人。